TCM
login

艾灸治療

腹痛(肚子痛)

症狀分析

腹痛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腹腔內外臟器的病變,其表現爲腹部的疼痛。《症因脈治》卷四上說:“痛在胃之下,臍之四旁,毛際之上,名曰腹痛。”腹痛可分爲急性與慢性兩類,病因極爲複雜,包括炎症、腫瘤、出血、梗阻、穿孔、創傷及功能障礙等。 

此外,腹痛又是一種主觀感覺,腹痛的性質和強度,不僅受病變情況和刺激程度的影響,而且受神經和心理等因素的影響。即患者對疼痛刺激的敏感性存在差異,相同病變的刺激在不同的患者或同一患者的不同病期引起的腹痛,在性質、強調及持續時間上有所不同。 

根據其疼痛部位的不同,可以用艾灸有針對性的施行溫和灸。

艾灸取穴

時間療程

建議1天1次,每次2~3個穴位,每穴30~40分鐘,輪流施灸,10天爲1療程,每療程間休息2~3天繼續灸。 

(時間充足又有需要的情況下,可以多灸幾個穴位,具體多長時間還需根據自身身體需要進行自我調節)

生活提示

食療方: 

1. 生薑粥 
【做法】生薑15克(打碎),放入碗內,加入沸騰的粥,加蓋燜片刻,加鹽調味服食。 
【適用】適用於寒邪內阻引起的腹痛。 

2. 蜜糖水 
【做法】大黃15克,加沸水200毫升,泡15分鐘,加蜂蜜適量,代茶飲用。 
【適用】適用於溼熱壅滯腹痛。 

3. 良姜糯米粥 
【做法】黃芪20克,高良降6克(研末),糯米100克,紅糖適量。將黃芪與糯米煮熟,再加入高良薑末及紅糖煮片刻,趁熱服用。 
【適用】適用於中虛型腹痛。  
0 條評論
請先登錄!
取消 登錄
請先登錄!
取消 登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