雞眼是以患處皮厚增生,其根深嵌入肉裏,頂起硬結,形似雞眼,行走擠壓時痛甚爲主要表現的皮膚病。雞眼常發於足底、趾間、趾背和小趾外側等長期受摩擦和壓迫的部位。鞋子不合腳或過緊是引起雞眼的常見原因。雞眼一般只有黃豆大小,稍高於皮膚,中央呈淺黃色,周圍顏色深一些,因爲它長得像雞的眼睛,而得名爲雞眼。 雞眼的主要症狀是疼痛,特別在走路時更加明顯。雞眼調理比較困難,需要一次性長時間對着灸。 本病屬於中醫學"雞眼”、“肉刺”的範疇。中醫認爲,雞眼是由於足部長期受壓,氣血運行不暢,肌膚失養,生長異常所致。
在雞眼(或者跖疣)上施灸,以患者略感灼痛、局部紅潤爲度,每次灸60-90分鐘,每日一次。
1. 灸前先用溫水(約40℃)浸泡患足30~45分鐘,使皮膚軟化。然後用醫用碘伏或者75%酒精棉球消毒皮膚,用消毒刀片削去老皮,注意不要削痛、出血。然後用艾益生艾灸儀在雞眼上施灸,以患者略感灼痛、局部紅潤爲度,每次灸60-90分鐘,每日一次。 2. 忌用不乾淨的剪刀,以防感染。勿自行將雞眼或厚繭去除,糖尿病患者尤其勿自行處理厚繭或雞眼,以避免惡化。 3. 選擇合適、寬鬆的鞋子,避免造成腳部畸形,當感覺到腳部某一部位受到擠壓和摩擦時,應及時選用雞眼墊、順趾器、分趾器、護趾套等足科支具,來減輕摩擦和擠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