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CM
login

艾灸治療

酒精性肝病

症狀分析

酒精性肝病一般沒有症狀,可出現乏力、倦怠、食慾不振、腹脹、噁心、嘔吐等表現,還會有肥胖、肝大等體徵。患者得病日久,可出現貧血和中性粒細胞增多、轉氨酶升高、血清膽紅素增高等表現。 

酒精性肝病在西方國家多見,80%~90%的肝硬化病因是由飲酒所引起。在我國對肝炎後引起的肝硬化比較重視,對酒精肝硬化認爲少見而重視不夠。隨着我國酒的消耗量增加,臨牀所見酒精性肝病有逐年增多的趨勢。 

酒精性肝病屬於中醫學“傷酒”、“酒癖”、“酒鼓”、“酒疸”的範疇。病因爲酒毒溼熱之邪。病位先在肝、膽、脾、胃,後及於腎。病機爲溼熱酒毒傷人,導致肝鬱氣滯,水溼不運,痰濁內生,肝脾血瘀,臟腑虛損。

艾灸取穴

輔佐取穴

傷酒(早期):輕者可無症狀,或僅有腹脹、乏力、肝區不適、納呆、腹瀉,偶有黃疸、水腫、肥胖,肝大,質軟,表面光滑,邊緣鈍,有壓痛;舌紅,苔黃膩,脈弦數。
酒癖(中期):乏力納呆,肝區疼痛,腹痛腹瀉,發熱黃疸,肝脾腫大,腹水厭食,肝掌、蜘蛛痣,神昏震顫;舌暗紅,苔黃膩,脈弦細或細澀。
酒鼓(晚期):患者神疲乏力,納呆,皮膚見肝掌、蜘蛛痣,腹水,肝脾腫大,伴有心悸氣短,脘腹脹痛,神昏震顫,脣甲色淡等;舌紅、淡紅、暗紅、或淡暗,苔白膩、黃膩或少苔,脈沉細、弦細或細澀。

時間療程

建議1天1次,每次2~3個穴位,每穴30~40分鐘,輪流施灸,10天爲1療程,每療程間休息2~3天繼續灸。 

(時間充足又有需要的情況下,可以多灸幾個穴位,具體多長時間還需根據自身身體需要進行自我調節)

生活提示

1. 由於酒精性肝病患者肝糖原儲備降低,進食減少可導致蛋白質分解代謝增強。本病患者應攝取高維生素、高蛋白和富含熱量及鎂和鋅的營養膳食。 

2. 平時加強體育鍛煉,調暢情志。 
0 條評論
請先登錄!
取消 登錄
請先登錄!
取消 登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