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CM
login

艾灸治療

小兒消化不良

症狀分析

小兒消化不良是兒科常見的一種臨牀症候羣,是由小兒內傷乳食或外感疾邪導致的胃動力障礙所引起的疾病,也包括胃蠕動不好的胃輕癱和食道反流病。臨牀以斷斷續續地以上腹部不適或疼痛、飽脹、燒心(反酸)、噯氣等。常因胸悶、早飽感、腹脹等不適而不願進食或儘量少進食,夜寐差,且多夢。小兒消化不良屬於中醫學“積滯”的範疇。中醫認爲本病多由小兒內傷乳食,停聚不化,氣滯不行而致。

艾灸取穴

輔佐取穴

乳食積滯型:面黃肌瘦,煩躁多啼,夜臥不安,食慾不振,或嘔吐酸餿乳食,腹部脹滿,大便溏泄酸臭,小便短黃如米泔,常常低熱;舌紅,苔膩,脈滑數,指紋紫滯。
脾虛夾積型:面色萎黃,睏倦無力,夜臥不寧,不思乳食,腹滿喜按,大便稀溏;舌苔白膩,脈細沉而滑,指紋清淡。

時間療程

建議1天1次,每次2~3個穴位,每穴30~40分鐘,輪流施灸,10天爲1療程,每療程間休息2~3天繼續灸。 

(時間充足又有需要的情況下,可以多灸幾個穴位,具體多長時間還需根據自身身體需要進行自我調節) 

生活提示

1. 預防本病應當靈活控制飲食,乳食應當定時定量,不宜過飢過飽,不宜過食生冷、油膩之品。 

2. 小兒加強身體鍛鍊,多進行戶外活動,多曬太陽,增強體質。 

3. 食療方:砂仁粥。先用粳米100克煮粥,砂仁5克研末放入粥中,再稍微煮即可。本方具有暖脾胃、通滯氣、散熱止嘔之效,適用於消化不良之胃痛、脹滿、嘔吐等症。   
0 條評論
請先登錄!
取消 登錄
請先登錄!
取消 登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