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膽囊炎是指膽囊慢性炎症性病變,大多數爲慢性結石性膽囊炎,少數爲非結石性膽囊炎,如傷寒菌攜帶者。本病可由急性膽囊炎反覆發作遷延而來,也可慢性起病。
慢性膽囊炎的臨牀表現無特異性,常見的是右下腹部或心窩部隱痛,食後飽脹不適,噯氣,進食油膩食物後可有噁心,偶有嘔吐。在老年人,可無臨牀症狀,稱無症狀膽囊炎。
慢性膽囊炎屬於中醫“脅痛”、“膽脹”範疇。其病因爲飲食偏嗜,情志失調,溼熱未盡,邪着膽腑,以致肝氣鬱滯,膽腑氣機通降失常,氣血淤阻,溼熱蘊結所致。
肝膽鬱滯型:精神抑鬱或心煩易怒,脅肋及上腹部竄痛,脘悶不舒,善太息,暖氣頻頻,或大便不爽;舌淡,苔
白或白膩,脈弦緊。
肝膽溼熱型:脘腹疼痛拒按,口苦口黏,噁心厭油膩,食少納呆,噯腐吞酸,大便祕結,小便短赤;舌紅,苔黃膩,脈弦數或滑數。
肝鬱脾虛型:脅肋脹痛,時輕時重,惱怒、抑鬱尤甚,脘腹脹悶不舒,或食少納呆,腹脹腸鳴,大便溏薄或時干時稀,排便不爽;舌淡胖或有齒痛,脈弦細或弦緩無力。
以上三種證型按基本取穴施灸,後文中的兩種證型需加灸相關穴位。
建議1天1次,每次2~3個穴位,每穴30~40分鐘,輪流施灸,10天爲1療程,每療程間休息2~3天繼續灸。
(時間充足又有需要的情況下,可以多灸幾個穴位,具體多長時間還需根據自身身體需要進行自我調節)
1. 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忌食刺激性食物或濃烈的調味品。適當食用一些含粗糧纖維的蔬菜和水果。
2. 調暢情志,避免抑鬱情緒。
3. 食療方:陳皮牛肉。牛肉1千克、陳皮30克、白蘿蔔500克。牛肉切塊,用清水浸泡半小時撈出,控幹水分。陳皮切絲,蘿蔔切滾刀塊。鍋內清水燒開,放入牛肉煮沸,去泡沫,再煮至牛肉熟透時加入陳皮、蘿蔔,改用小火燉,待蘿蔔煮爛後下鹽即可,吃肉喝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