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CM
login

艾灸治療

面癱(口眼歪斜、周圍性面神經麻痹)

症狀分析

面癱是以口眼向一側歪斜爲主要表現的病症。本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,多見於冬季和夏季。發病急速,以一側面部發病爲多。 

本病相當於西醫學的周圍性面神經麻痹,最常見於貝爾麻痹。認爲局部受風或寒冷刺激、周圍炎症,引起面神經管及周圍組織的炎症、缺血、水腫,或自主神經功能紊亂,局部血管痙攣,導致組織水腫,使面部神經受壓出現炎性變化。 

面癱屬於中醫學“吊線風”範疇,中醫認爲機體正氣不足,脈絡空虛,衛外不固,風寒或風熱趁虛入中面部經絡,致氣血痹阻,經筋功能失調。 

以下穴位爲急性期、恢復期艾灸取穴方案,許多穴位可使用艾益生360艾灸儀同時施灸;後遺症期的艾灸取穴可查看後面辯證加灸部分。

艾灸取穴

輔佐取穴

時間療程

建議1天1次,每次2~3個穴位,每穴30~40分鐘,輪流施灸,10天爲1療程,每療程間休息2~3天繼續灸。 

(時間充足又有需要的情況下,可以多灸幾個穴位,具體多長時間還需根據自身身體需要進行自我調節)

生活提示

1. 面部需要多做功能性鍛鍊,如:擡眉、鼓氣、雙眼緊閉、張大嘴等。 

2. 每日輕度穴位按摩。 

3. 食療方: 

(1)鱔魚粥。黃鱔魚、人蔘、胡蘿蔔(切絲)、姜(切絲)各適量,同煮,熟後食用。 

(2)枸杞羊腎粥。枸杞子30克、羊腎1個,羊肉50克,粳米50克,蔥、五香粉適量。將羊腎、羊肉片與枸杞子併入佐料先煮20分鐘,下米熬成粥即可。晨起做早餐食用,益氣補虛,通脈,可輔助調理面癱久治不愈。  
0 條評論
請先登錄!
取消 登錄
請先登錄!
取消 登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