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CM
login

艾灸治療

便祕

症狀分析

便祕指大便次數減少和(或)糞便乾燥難解,一般2天以上無排便,提示存在便祕。但健康人的排便習慣可以明顯不同,對有無便祕必須根據本人平時排便習慣和排便有無困難作出判斷。精神因素、飲食規律改變、濫用強瀉藥、全身衰弱性疾病、生活習慣不良等因素均可導致便祕。 

本病的病因病機爲腸胃熾熱,津液不足,氣機鬱滯或氣血虧虛,陰寒凝滯所致。

艾灸取穴

輔佐取穴

津液不足型:排便澀滯,糞塊成塊,色多褐黑,胃臭量少,3-5日一次,伴有口臭脣瘡,舌幹口燥,頭昏頭痛,小便短赤,心煩易怒,五心煩熱,心悸失眠,消瘦貧血,食少腹脹;舌紅少津,脈象細數。
氣機鬱滯型:糞便雖不結燥,但排出困難;雖感腹脹,肛門下墜,但蹲廁後無糞便,或排不乾淨,或排出後仍感墜脹,伴有胸脅痞滿,納食減少,頭重昏悶,倦怠身困,腹脹腸鳴,屁多,噯氣;舌苔多薄膩,脈象弦大。
脾腎陽虛型:糞蓄腸間而無便意,雖有便意,便出卻十分艱難,排時汗出短氣,便後疲乏不堪,伴有頭眩耳鳴,氣喘心悸,腰痠背痛,腹脹喜暖,小便清長,納呆食少;舌淡,苔厚膩,脈虛弱。

時間療程

建議1天1次,每次2~3個穴位,每穴30~40分鐘,輪流施灸,10天爲1療程,每療程間休息2~3天繼續灸。 

(時間充足又有需要的情況下,可以多灸幾個穴位,具體多長時間還需根據自身身體需要進行自我調節) 

生活提示

1. 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合理膳食,以清淡爲主,增加粗纖食物以及香蕉、西瓜等水果的攝入,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。 

2. 保持心情舒暢,加強體育鍛煉,特別是腹肌的鍛鍊,有利於胃腸功能的改善。  
0 條評論
請先登錄!
取消 登錄
請先登錄!
取消 登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