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CM
login

艾灸治療

慢性支氣管炎

症狀分析

慢性支氣管炎是氣管、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炎症。臨牀上以咳嗽、吐痰爲主要症狀,每年持續發作3個月,連續2年或2年以上排除具有咳嗽、咳痰、喘息症狀的其他疾病。 

慢性支氣管炎屬於中醫學“喘證”的範疇。喘證的發病機制主要在肺和腎,涉及肝脾。喘證有虛實之分。實喘在肺,爲外邪、痰濁、肝鬱氣逆,壅塞肺氣,宣降不利所致。虛喘在於肺、腎,因陽氣不足,陰津虧耗,而致肺腎攝納失常,且尤以氣虛爲主。

艾灸取穴

輔佐取穴

風寒閉肺型:喘息,呼吸氣促,胸部脹悶,咳嗽,痰多稀薄色白,兼有頭痛、鼻塞、無汗、惡寒,或伴發熱,口不渴;舌苔薄而百滑,脈浮緊。
風熱襲肺型:喘逆上氣胸脹或痛,息粗鼻煽,咳而不爽,吐痰黏稠,伴形寒身熱,煩悶身痛,有汗或無汗;舌邊紅,苔薄白,脈浮數或滑。
痰濁阻肺型:喘而胸滿悶塞,甚則倚息難以平臥,咯痰稀白,咯吐不利,兼有嘔惡,食少,口黏不渴;舌苔白膩,脈象滑而濡。
肺氣閉鬱型:每遇情志刺激而誘發,發病突然,呼吸短促,息粗氣憋,胸悶胸痛,咽中如室,咳嗽痰鳴不著,喘後如常人,平常多有失眠、心悸、憂思抑鬱;舌苔薄,脈弦。
肺氣虛型:喘促短氣,氣怯聲低,喉有鼾聲,咳聲低弱,痰吐稀薄,自汗畏風,極易感冒;舌淡紅,脈軟弱。
腎氣虛型:喘促日久,氣息短促,呼多吸少,動則喘甚,氣不得續,小便常因咳甚而失禁,或尿後餘瀝,形瘦神疲,面青肢冷;舌淡,苔薄,脈微細或沉弱。

時間療程

建議1天1次,每次2~3個穴位,每穴30~40分鐘,輪流施灸,10天爲1療程,每療程間休息2~3天繼續灸。 

(時間充足又有需要的情況下,可以多灸幾個穴位,具體多長時間還需根據自身身體需要進行自我調節) 

生活提示

1. 艾灸調理慢性支氣管炎,尤其是緩解期,具有良好的效果。 

2. 平時積極鍛鍊身體,增強體質,提高抗病能力。 

3. 外敷法:取肺俞、大椎、定喘、膻中穴、中府、脾俞、腎俞、膏肓、天突穴,用白芥子、甘遂、肉桂、天南星、仙靈脾各1等份。細辛0.2等分,研末,薑汁調和成糊狀,在“三伏天”期間敷貼。適用於緩解期,能預防復發和減少發作次數。 

4. 喘脫爲急危重症,不宜單獨作艾灸治療,應急送入急診進行綜合施灸。  
0 條評論
請先登錄!
取消 登錄
請先登錄!
取消 登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