疝氣,即人體內某個臟器或組織離開其正常解剖位置,通過先天或後天形成的薄弱點、缺損或孔隙進入另一部位。 常見的疝有臍疝,腹股溝直疝、斜疝,切口疝、手術復發疝、白線疝、股疝等。腹壁疝多由於咳嗽、噴嚏、用力過度、腹部肥胖、用力排便、妊娠、小兒過度啼哭、老年腹壁強度退行性變等原因引起腹內壓增高,迫使腹腔內的遊離臟器如:小腸、盲腸、大網膜、膀胱、卵巢、輸卵管等臟器通過人體正常的或不正常的薄弱點或缺損、孔隙進入另一部位。 不同部位的疝氣表現不盡相同,同一部位的疝氣表現也有很大差異。腦疝主要表現爲患者意識及瞳孔變化,錐體束徵、頭痛、視乳頭水腫、噴射性嘔吐,嚴重的腦疝可危機患者生命。腹壁疝表現可從腹部包塊至腸壞死、瀰漫性腹膜炎等輕重不一。
建議1天1次,每次2~3個穴位,每穴30~40分鐘,輪流施灸,10天爲1療程,每療程間休息2~3天繼續灸。 (時間充足又有需要的情況下,可以多灸幾個穴位,具體多長時間還需根據自身身體需要進行自我調節)
1. 艾灸療法調理疝氣輕症療效肯定。但狐疝如小腸墜入陰囊發生嵌頓不能回納的病例,應及時用手術進行治療。 2. 平時做深呼吸,加強腹肌的鍛鍊。 3. 食療方:鴨蛋茴香餅。茴香苗15克、食鹽4克、青皮鴨蛋2個。將小茴香和食鹽一共炒熟研末,與打入碗中的鴨蛋拌勻,在油鍋中煎成蛋餅,每晚臨睡時以溫米酒送服,每4日爲1個療程。本方具有行氣止痛,消腫散結之功效。尤善治療狐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