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CM
login

艾灸治療

心律失常

症狀分析

心律失常是指心臟搏動的頻率、節律、起源部位、傳導速度或激動次序的異常,導致患者心悸甚至暈厥的疾病,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組疾病。本病可單獨發病,亦可與心血管病伴發。 

心律失常屬於中醫學“心悸”、“胸痹”的範疇,中醫認爲該病的病機關鍵在於外感或內傷引起心脈痹阻,其病位在心,與肝、脾、腎三髒功能的失調有密切關係。 

艾灸取穴

輔佐取穴

氣血不足型:心悸氣短,神疲自汗,頭暈目眩,失眠多夢,面色蒼白或萎黃;舌淡,脈細弱。
心陰虧虛型:心悸不寧,心中煩熱,失眠夢多,頭暈耳鳴,面赤咽乾,腰痠盜汗,小便短黃;舌紅,苔薄黃,脈細數。
心虛膽怯型:心悸氣短,多夢易醒,善驚易恐,坐立不安,畏風自汗,情緒不寧,不喜歡喧譁吵鬧;舌淡,脈細弱。
心陽不振型:心悸氣短,面色蒼白,少氣無力、怔忡,聲低息弱,勞累後更加明顯,胸中痞悶,入夜加重,畏寒喜溫,小便清長;舌淡,苔白,脈沉緩。
心脈痹阻型:心悸胸悶,時有胸痛,痛如針刺,或向後背、上肢放射痛,脣甲青紫;舌有瘀點或瘀斑,脈澀或有結代。

時間療程

建議1天1次,每次2~3個穴位,每穴30~40分鐘,輪流施灸,10天爲1療程,每療程間休息2~3天繼續灸。 

(時間充足又有需要的情況下,可以多灸幾個穴位,具體多長時間還需根據自身身體需要進行自我調節)

生活提示

1. 患者應當注意飲食起居,飲食宜清淡,忌肥甘厚味,戒除菸酒等不良習慣。 

2. 保持良好的情緒,避免大喜、大悲,過於激動。  
0 條評論
請先登錄!
取消 登錄
請先登錄!
取消 登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