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肝炎多是由急性乙型肝炎、急性丙型肝炎久治不愈轉化而成的。另外機體自身免疫功能紊亂、長期應用損害肝臟藥物及機體對藥物過敏、酗酒以及某種酶的缺乏、代謝紊亂等也可導致本病的發生。 中醫認爲,慢性肝炎主要是由溼熱邪毒入侵與正氣受損所致。在相關穴位施灸,可以除溼清熱、活血理氣、調節臟腑功能,從而達到調理的目的。
建議1天1次,每次2~3個穴位,每穴30~40分鐘,輪流施灸,10天爲1療程,每療程間休息2~3天繼續灸。 (時間充足又有需要的情況下,可以多灸幾個穴位,具體多長時間還需根據自身身體需要進行自我調節)
1. 不要喝酒,酒精是肝臟的大敵,尤其是患病的肝臟更怕酒,嗜酒可使肝病加重。 2. 飲食有度,忌過飽、過飢、高脂肪飲食等。 3. 注重保健,不要發生感冒、發燒等疾病,反覆發生上消化道及呼吸道感染易使肝病加重。 4. 忌濫用藥物。鎮靜安眠藥、四環素、紅黴素等藥物,會增加肝臟負擔,延緩肝病康復。另外,過量服用有肝毒性的中藥也會誘發嚴重的肝病。 5. 忌過勞和情緒不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