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CM
login

艾灸治療

鼻出血(流鼻血、出鼻血)

症狀分析

鼻出血是臨牀常見症狀之一,多因鼻腔病變引起,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,偶有因鼻腔鄰近病變出血經鼻腔流出者。鼻出血多爲單側,亦可爲雙側,可間歇反覆出血,亦可持續出血,出血量多少不一,輕者僅鼻涕中帶血,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,反覆出血可導致貧血。多數出血可自止。 

鼻出血屬於中醫學“鼻紅”、“鼻衄”的範疇。本病病位在鼻,與肺、胃、肝關係密切。多因肺熱、肝火、胃火等損傷鼻部絡脈,迫血妄行,或氣虛不能攝血、陰虛火旺傷及鼻中脈絡所致。

艾灸取穴

輔佐取穴

肺經鬱熱型:鼻中出血,點滴而出,量不甚多。鼻幹口燥,呼氣烘熱,或咳嗽痰黃;舌尖邊紅,苔薄白而幹,脈浮數。
胃熱熾盛型:鼻血量多,血色鮮紅或深紅,鼻燥口乾或口臭,煩渴引飲,或胃脘不舒,嘈雜脹滿,大便燥結,小便短赤;舌紅,苔黃厚幹,脈洪大而數。
肝火上炎型:鼻血量多,血色深紅,頭痛頭暈,口苦咽乾,胸脅脹滿,急躁易怒,面紅目赤;舌紅,苔黃,脈弦數。
陰虛火旺型:鼻血色紅,時作時止,量不多,頭暈眼花,耳鳴,心悸,失眠,五心煩熱,兩顴潮紅;舌嫩紅,或絳而少津,苔少,脈細數。
脾虛氣弱型:鼻血滲出,色淡紅,量或多或少,面色不華,倦怠乏力,心慌氣短,語氣低怯,飲食減少;舌淡,苔薄,脈緩弱。

時間療程

建議1天1次,每次2~3個穴位,每穴30~40分鐘,輪流施灸,10天爲1療程,每療程間休息2~3天繼續灸。 

(時間充足又有需要的情況下,可以多灸幾個穴位,具體多長時間還需根據自身身體需要進行自我調節) 

生活提示

1. 在乾燥季節,對有鼻出血史的患者,家庭應備有金黴素眼膏,每日可在鼻腔內均勻地塗抹,以滋潤鼻黏膜。 

2. 一旦發生鼻出血,可以先用乾淨的脫脂棉充填鼻腔止血,如沒有脫脂棉也可用手指壓迫鼻翼兩側5分鐘。 
0 條評論
請先登錄!
取消 登錄
請先登錄!
取消 登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