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耳炎是累及中耳(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竇及乳突氣房)全部或部分結構的炎性病變。絕大多數爲非特異性炎症,尤其好發於兒童。可分爲非化膿性及化膿性兩大類。非化膿性者包括分泌性耳中炎、氣壓損傷性耳中炎,化膿性者有急性和慢性炎症之分,特異性炎症較少見,如結核性中耳炎等。常見有分泌性中耳炎、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及膽脂瘤型中耳炎和氣壓損傷性中耳炎。
中耳炎屬於中醫學“耳閉”、“耳脹”的範疇。本病病位在耳,與肝、膽、腎關係密切。本病多由外感風熱或肝膽火盛,結聚於耳竅,蒸灼耳膜,化腐成膿而致。
建議1天1次,每次2~3個穴位,每穴30~40分鐘,輪流施灸,10天爲1療程,每療程間休息2~3天繼續灸。
(時間充足又有需要的情況下,可以多灸幾個穴位,具體多長時間還需根據自身身體需要進行自我調節)
1. 患者得病後,可以做自我耳咽管吹張術,不拘時間和次數,加強康復鍛鍊。
2. 如有骨膜損傷,則要注意保持外耳道的潔淨與乾燥,特別是洗頭或洗澡時可用消毒藥棉鬆鬆地堵塞在外耳道口。急性中耳炎應當注意病情變化,防止產生變證而危及生命。
3. 食療方:芹菜紅棗湯。芹菜300克、紅棗60克、枸杞子30克。將芹菜洗淨、切碎,和紅棗、枸杞子放入砂鍋內,加水4碗,煮至2碗,分3次飲,連服5~7日。有清火養陰的功效,可用於腎陰虧虛之中耳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