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CM
login

艾灸治療

月經不調(內分泌失調、內分泌紊亂、宮寒)

症狀分析

月經不調是指月經的週期、經量、經血的色、經血的質發生異常的改變,月經不調可分爲月經先期、月經後期、月經後無定期、月經過多、月經過少、經期延長、經期間出血等。臨牀主要表現爲月經週期紊亂,經期長短不一,經量多少不一。月經週期常縮短,或經前點滴出血,月經週期正常而經期延長。 

中醫認爲月經不調的發病機制爲:經行先期多有憂思鬱結,氣鬱化火或熱蘊結於胞宮,經行後期每因寒邪留滯或陽虛不能溫煦衝任,經行先後不定期或因肝鬱氣滯或肝腎虧損,均致衝任失調。

艾灸取穴

輔佐取穴

氣虛型:可見經期多提前,月經色淡質稀,神疲肢倦,小腹空墜,納少便溏;舌淡,苔白,脈細弱。 血虛型:可見經期多錯後,月經量少色淡,質稀,小腹隱痛,頭暈眼花,心悸少寐,面色蒼白或萎黃;舌苔少,脈細弱。 腎虛型:可見經期或前或後,月經量少,色淡,質稀,頭暈耳鳴,腰膝痠痛;舌淡,苔薄,脈沉細。
氣鬱型:可見經行不暢,經期或前或後,經量或多或少,色紫紅,有血塊,胸脅、乳房及少腹脹痛,喜嘆息;舌苔薄白或薄黃,脈弦。 血熱型:可見經期提前,月經量多,色深紅或紫紅,經質黏稠,心胸煩熱,面赤口乾,大便祕結,舌紅,苔黃,脈滑數者爲實熱證,經期提前,月經量少,色紅質黏,潮熱盜汗,手足心熱,腰膝痠軟,舌紅,苔少,脈細弱者爲虛熱證。 血寒型:可見經期錯後,月經量少,色暗紅,有血塊,小腹冷痛,得熱痛減,畏寒肢冷;舌苔白,脈沉緊。

時間療程

建議1天1次,每次2~3個穴位,每穴30~40分鐘,輪流施灸,10天爲1療程,每療程間休息2~3天繼續灸。 

(時間充足又有需要的情況下,可以多灸幾個穴位,具體多長時間還需根據自身身體需要進行自我調節)

生活提示

1. 注意經期、產期避免寒熱所傷,淋雨,坐臥溼地等。性生活有節,注意衛生和養生。 

2. 食療湯:紅棗湯 
【材料】紅棗20枚,益母草10克,紅糖10克 
【製法】以上三種原料加水頓成湯,每日早晚各1次 
【適用】經期受寒所致月經延後,月經過少等 

高粱花湯 
【材料】紅高梁花,紅糖各適量 
【製法】水煎,分2次食用 
【適用】月經提前,經量多且鮮紅者  
0 條評論
請先登錄!
取消 登錄
請先登錄!
取消 登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