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宮從正常位置沿陰道下降,子宮頸外口達坐骨棘水平以下,甚至子宮全部脫出陰道口外,稱爲子宮脫垂,又稱爲“陰脫”、“陰挺”、“子宮脫出”等。本病常發生於勞動婦女或多胎婦女,以產後損傷爲多見。臨牀主要表現爲子宮沿陰道下降,甚至子宮全部脫出陰道口外,兼見腰膝痠軟,小腹下墜,納呆腹脹等症。 中醫學認爲,主要發生原因是衝任不固,提攝無力。患者素體虛弱,勞倦過度,產後體虛,中氣下陷而陰挺,或因早婚多育,腎氣耗傷,胞宮失於維繫而致下垂。
氣虛型:陰挺脫出,小腹下墜,勞累則加重,神疲倦怠,納呆腹脹,帶下色白量多;舌淡,苔白,脈虛無力。
腎虛型:子宮下垂,腰膝痠軟,小腹下墜,小便頻數、夜尿頻多,頭暈耳鳴;舌淡,苔白,脈沉弱。
建議1天1次,每次2~3個穴位,每穴30~40分鐘,輪流施灸,10天爲1療程,每療程間休息2~3天繼續灸。 (時間充足又有需要的情況下,可以多灸幾個穴位,具體多長時間還需根據自身身體需要進行自我調節)
1. 產後不過早下牀活動,保持大小便的暢通,及時治療腹瀉等增加腹壓的疾病。 2. 適當進行身體鍛鍊,增加營養,多食有補氣、益腎作用的食品,如山藥、扁豆、蓮子、芡實、韭菜、大棗、核桃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