氣虛是指身體內氣機的推動、統攝、防禦等功能減退,各臟腑的機能和免疫力低下而導致的一系列症狀甚至疾病。 氣虛型體質的調養應當從調補後天之氣和先天之氣兩方面入手。後天之氣包括抵禦作用的衛氣、維持心臟正常搏動的心氣;先天之氣指存儲於腎的腎氣以及丹田部的元氣。通過補益脾氣可以促進其他部位後天之氣的形成,滋腎培元則是調動體內元氣發揮原始的推動作用。 艾灸足太陽膀胱經及足陽明胃經的穴位可以調補氣血,激發元氣,使氣血得到疏通。
建議1天1次,每次2~3個穴位,每穴30~40分鐘,輪流施灸,10天爲1療程,每療程間休息2~3天繼續灸。 (時間充足又有需要的情況下,可以多灸幾個穴位,具體多長時間還需根據自身身體需要進行自我調節)
多食用具有益氣健脾作用的食物,如黃豆、白扁豆、雞肉等;少食空心菜、生蘿蔔等。